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大批乌克兰军工专家来华,中国:机会千载难逢

1991年,刚刚独立的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一次电视直播中,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展开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对话。在直播时叶利钦说,如果乌克兰在苏联遗产的划分上侵害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将切断对乌克兰的原油供应。克拉夫丘克则回敬叶利钦,如果你们不给石油,那就得不到乌克兰的粮食。一贯强硬的叶利钦不吃这一套:不给粮食?俄罗斯会立即停止天然气供应!克拉夫丘克立马回怼:如果停供天然气,那俄罗斯就别想再拿到洲际导弹(苏联的洲际导弹生产基地在乌克兰)。

从当年这段两国总统的唇枪舌剑中,我们能感受到当年乌克兰面对俄罗斯时底气很足。刚独立的乌克兰,完全不是今天这个被俄罗斯随便捏的软柿子。

乌克兰的“底气”

1991年的乌克兰,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经济规模仅次于最富有的“波罗的海三国”,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传统粮仓。当年有90%的乌克兰公民投票赞成脱离苏联,就连俄罗斯族占多数的克里米亚也是如此。独立后,乌克兰民众兴奋地走上街头欢呼。和其他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一样,乌克兰民众的想法是:苏联拖累了乌克兰。“现在好了,几年后我们就是第二个芬兰。”(芬兰于“十月革命”后脱离沙俄独立,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991年时,除了经济指标好看,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同样令人羡慕。它不但继承了苏联黑海舰队的一部分,还有苏联大约35%的军工产能。除了重型战斗机,几乎所有苏联先进武器都能在乌克兰的生产清单上找到,其中还包括洲际导弹。它是世界上第六大战略导弹生产国,拥有两座洲际弹道生产工厂。这让乌克兰在军工业内被称为“小俄罗斯”。

1991年独立后,乌克兰曾是世界上第六大武器出口国,与50多个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但残酷的现实总是很打脸。失去了苏联统一的经济空间,加上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之间龃龉不断,乌克兰的经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蓬勃发展,而是陷入了长期低迷。独立两年后,乌克兰的经济呈“断崖式”下跌:1994年GDP直降24%,近乎于雪崩;1995年和1996年更是以两位数的下降速度,位居欧洲经济下跌之首。直到2000年,乌克兰经济才止跌趋稳,但回升的速度却非常缓慢。溃败的经济对乌克兰的军工综合体打击也很致命,很多宝贵的人才和技术开始外流。面对乌克兰大量世界顶尖军工人才,世界各国纷纷伸出了橄榄枝。毕竟苏联在军工领域曾独步天下,而乌克兰则继承了苏联的大量遗产,尤其是技术人才的储备更是丝毫不逊于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