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胡乔木修改对毛主席称谓,黄克诚:感情上过不去

1931年,黄克诚担任第三师的政委(红三军团),当时大清洗运动扩大化,上级给黄克诚送来了大清洗运动的名单,要求他逮捕名单上的人员。黄克诚看了逮捕名单以后,他表示不应该一一逮捕。这正好被有心之人抓到机会,质疑他也是“AB团”的一员,并指责是黄克诚是右倾机会主义,便要求把黄克诚抓起来一起审查。彭老总知道以后便去找了大清洗运动委员会,因为理由和证据不足,大清洗运动委员会只好把黄克诚放了,但条件是撤黄克诚政治委员一职,于是被撤职的黄克诚在彭老总的安排之下,转而去军团的司令部给当了秘书。如果没有彭老总,黄克诚的革命生涯很有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1932年年初,中央鉴于黄克诚的军事能力和付出,决定给他官复原职。中央按照夺取中心大城市的方针决定攻打江西赣州。对于中央的方针,黄克诚再次提出异议,他坚持自己之前的看法,认为现阶段攻打大城市是不明智的决定。但是中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克诚只好带兵出战。在攻打赣州时,红军腹背受敌伤势惨重,黄克诚主动提出撤离,但中央一直没有批准。

而久攻不克,如果再继续下去,伤亡只会更加惨重。黄克诚为了红军能保存实力,冒着违抗命令的风险,说服其他队伍的同志们一起突围,这才避免了全军覆灭。尽管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也为红军减少了损失,但这种行为是违抗军令的,势必会被批评。在批评会议上,黄克诚据理力争,坚持认为自己没错,而且还对“左”倾冒险主义提出批评。结果就是撤销了师政委的职务。会议过后,彭老总便找到黄克诚,跟他说:“就你这样提意见,过不了多久都要把你撵出红军了!”黄克诚却直言说:我又没错,也不是哑巴,为什么不能提意见!

1935年,被撤销了师政委的黄克诚改任政治委员(第10团),在赤水和遵义战役中跟上级提出有关意见,再次因为直言进谏却被误会,接连降职,变成了普通的战士。后来到了陕北后才又被起用。接连几次被批评和降职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初心,他仍然跟随着党。

1946年,国内两党内战,国民党下令攻打红军所在的四平。毛主席给林彪的指示是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四平。而黄克诚则认为不顾一切守四平的决定是错误的,按照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撤退才是最好的,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黄克诚找到林彪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林彪并未接受。黄克诚和毛主席电话沟通中,毛主席说:“林彪是收到了我的电报,所以固守四平,是我这边决定的。”黄克诚却直接跟毛主席说:“即便是您做的决定,这个决定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