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项羽为何会自刎?毛主席:他犯了3大致命错误

二、项羽败于“沽名”?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毛泽东曾经观看了一场京剧《霸王别姬》。看完之后,他泪流满面地对身边的警卫李银桥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

毛泽东身上素来有一种浪漫诗人的气质,他一生中读过许多历史书籍,对书中人物的生平了如指掌。项羽在他的眼中,本来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但是毛泽东仍然在看戏的时候,给予了这位英雄人物极大的同情。不过比起戏曲这种民间艺术作品里的形象,他显然更加相信《史记》再加上自己对西楚霸王的综合判断。

因此,毛泽东在后来的《七律·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中,对项羽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评价:不可沽名学霸王。

有人说,这意味着项羽在毛主席的眼里,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于是后来社会上就发展出一种言论,说项羽失败,就败于他的“沽名钓誉”。

说项羽“沽名钓誉”,理由只有一条:《史记》中有一则关于他“衣锦还乡”的典故。看起来他就是出于虚荣,想要富贵还乡,所以才定都彭城的。

不过这一番评价,却引发了一场争议。也有不少的人认为,项羽并不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因为“沽名钓誉”是伪君子的行为。

项羽从一开始“争王”、“杀降”到后来“鸿门宴”上放虎归山,再到“鸿沟之约”,三十岁兵败自刎,任何时候他都是坦坦荡荡、英雄磊落的,他仿佛从来没有背信弃义过。

反倒是刘邦,一个贪财好色、地痞流氓之辈,入关之后为了称王,收买人心,于是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了。

总之,项羽除了被后世吹嘘武功盖世,在别的地方,并未获得言过其实的称赞。相反,倒是有不少人骂他残暴嗜杀、刚愎自用,且“沐猴而冠”,他“沽”到的“名”完全没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