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郑位三无官无衔,为何被毛主席特批副国级?

郑位三原名郑植槐,后来因为一次投考经历而为自己改名。16岁那年,他从家步行300多华里,前往武昌城的甲种工业学校考试。

整个行程,郑位三花费了5天时间,最终才到达目的地。好在最后,他考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因此就为自己改名为“位三”。

郑位三是李先念的老上级,边区的人们都称呼他为“位老”。在军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当中,郑位三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四次“围剿”。时任东北道委书记的郑位三积极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斗争,他在动员干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组织群众力量。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郑位三就用5000多人,建立了6个独立游击师。在恢复地方武装等方面,郑位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5年7月,郑位三担任鄂豫陕特委书记一职并率部北上。他参与了将各路游击武装整合为红七十四师的工作,将力量集中起来同敌人斗争。

部队在郑位三的鼓舞和带领下,保持着非常高昂的战斗情绪,成功击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即便是斗争进入了极为艰难的时刻,他也秉持着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