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那时候开始,黄维内心就已经明白:哪一方才是正义之师。此后,不再处处找茬的黄维开始把精力都投入到“永动机”的发明上。
早前在河北关押时,黄维曾在当地茅草房外看见过一口水井,每天都有人拉辘轳接水。于是,黄维便琢磨:要是能发明一个永动机,那不是造福老百姓吗?
正好,在战犯管理所有这个时间,黄维便如饥食渴地学习、并研究起来。管理所的同志们,曾把他的想法呈给科学院,所有科学家都告诉黄维:不可能的!别做了!
此后,为了阻止黄维,大伙儿是想尽了办法。孩子们来探望他,也总是不忘给他提上几本科学著作,告诉他:“书上都说不可能!”黄维气极了,直接把书扔到地上。
后来,郭沫若去管理所时,又出于一片好心,再次把黄维的图纸拿给科学家查看。最后得到的结论也是一样:不可能。但这一切,都没能让黄维死心。
多年后,我们再来看黄维对“永动机”的执着,会发现两个问题:
其一,黄维的固执之下,其实是在逃避,毕竟上过师范类学校,身边所有人都告诉他“这行不通”,他这样做无非是内心开始动摇,明白当初自己走错了路,并希望以此来逃避现实;
其二,虽然傻得离谱,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1975年,已经71岁的黄维终于被特赦。
2025-07-31 14:19:49
2025-07-31 14:23:37
2025-07-30 16:38:53
2025-07-30 15:25:55
2025-07-29 16:19:45
2025-07-29 14:10:43
2025-07-28 17:31:43
2025-07-28 16:11:06
2025-07-28 15:16:15
2025-07-25 13:41:46
2025-07-25 13:25:54
2025-07-25 13:21:54
2025-07-24 14:39:54
2025-07-24 14:01:02
2025-07-24 1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