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农村娃进省委大院被拦,说出名字惊动省委书记

或许正是因为幼年时期的艰辛经历,才磨练出了黄克诚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从私塾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黄克诚一步一步坚强地走了过来。1922年年初,20岁的黄克诚考上了位于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喜讯传来,黄家的长辈们都高兴极了,他们把改变黄家命运的所有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黄克诚的身上,有的送钱,有的送衣物,有的送米粮,这才为黄克诚凑齐了学费和生活费。当时,送黄克诚去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的人,是他的哥哥黄时玑。

哥哥黄时玑比黄克诚大4岁,他和父亲一样整天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并且继承了父亲老实本分、怯懦怕事的性格。弟弟考上了师范学校,黄时玑心中也非常高兴,小的时候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就非常要好。俗话说,长兄如父。黄时玑经常把家里的好吃的和好穿的让给两个弟弟,自己则心甘情愿吃苦受累。

在哥哥黄时玑送自己去衡阳上学的路上,黄克诚望着哥哥黝黑的肌肤和宽大的肩膀,不由得有点心酸。到学校报到之后,哥哥黄时玑从破旧的衣服口袋中,掏出了一串几十文铜钱递到黄克诚的面前,并说道:“弟啊,你要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这点铜钱是我攒下的,你拿着吧,城市不比农村,干什么都要花钱呢!”

黄克诚急忙推辞道:“大哥,家里已经给我生活费了,够多的了,不能再要了!咱家的情况不好,咱爹咱娘,还有你和弟弟,也要生活的。这点铜钱,我绝对不能拿!”

哥哥黄时玑没说什么,他硬生生地将那串铜钱塞进了黄克诚的口袋里,说道:“弟啊,你多多保重!”然后,便转身走了。黄克诚望着哥哥黄时玑的背影,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在回去的路上,哥哥黄时玑为了省点钱,饿了就吃点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点溪流里的河水,虽然一路历尽艰辛,但是他始终面露笑容,为弟弟黄克诚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