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毛主席送尼克松12个字,半个世纪未解之谜

“用典”有极强的的隐喻性,因此,仅从字面去理解其寓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毛主席似乎要打破常规,要把看似没有关系的三个诗句联系起来。

这就对读者固有的阅读习惯构成了挑战,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要想探索诗句里的奥妙,就不得不交代一下毛主席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1972年2月,在中南海丰泽园颐年堂,79岁的毛主席在他的书房里会见了59岁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请注意,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地方是他的书房。在‬书房‬会见‬外国‬元首‬,这恐怕是全世界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

这是一次举世闻名的“破冰之旅”。

尼克松来访时,给毛主席送来了他精心准备的礼物:日本“阿波丸”号沉没的具体位置地图,一克月球岩石,新疆罗布泊卫星照片,还有一对麝牛、一棵美国红杉、四棵美国红松等。

尼克松还以私人名义向毛主席赠送了四样礼物:瓷制天鹅、水晶玻璃花瓶、尼克松本人的名片和一只高脚酒杯。

毛主席则用自己喜爱的茉莉花茶招待尼克松,会见结束时,按照“礼尚往来”的惯例,毛主席也回赠了尼克松几件礼物:一对大熊猫,三幅画、几瓶茅台酒,还有四两“大红袍”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