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毛主席力辞国家主席真实内幕,超乎想象

毛泽东不打算担任下届国家主席的想法却遭到了党外著名民主人士的善意阻拦。这些人大都经历晚清、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等朝代。他们在先追随孙中山革命未果,后幻想国民党救国破火后,最后从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找到了他们的归宿。 中国共产党面对长期战争破坏留下的烂滩子,励精图治,团结全国人民,硬是在短短儿年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创造了儿乎不可能的奇迹,令他们折服;他们在新中国政府中纷纷担任的要职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和宽广胸怀。他们把这种对中国共产党的折服和感谢集中在了毛泽东身上,为新中国有这么一位领袖而骄傲自豪,真诚地希望他永远当新中国的掌舵人,新中国永久的象征。

如今,听说毛泽东无意当下一届国家主席,有点接受不了。 就在天安门座谈会结束当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毛席双肩挑的陈叔通和黄炎培,受其它民主党派负责人委托,进行了紧急磋商,联名给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他们认为,现在形势“不可以说国家己经稳固了,况台湾尚未解放,国际两大阵营尚在剧烈斗争”, “在短期过程中全国人民还认识不清楚,”因此,“集体领导中突出个人威信,仍是维系全国人民的重要一环”,否则,“可能因国内人心的震动,而给以国际间推波助澜的造谣的机会”。 最后,他们“披沥直陈”建议刘少奇、周恩来 “及时邀请人大、政协同志,就这一问题,交换意见,如大家都有上面所陈感想,即请转呈毛主席”。他们希望通过刘、周力劝毛泽东收回成命。事关重大,刘少奇、周恩来阅后立即直接转呈毛泽东。 陈、黄的来信引起了毛洋东的高度关注。

毛泽东心里清楚,他们来信表达的意图很有代表性,不仅党外人士,连全国人民一时都接受不了,就是党内也有相当部分人不赞同。如果解释工作不做好,会引起人们思想上不必要的混乱,甚至误会,好事反而办成了坏事,于党于国不利。总之,他当不当下任国家主席,不是他个人的事。认真看完来信后,毛泽东在信的末尾郑重地写了一段很长的批语,再次申明了他不担任下届国家主席的理由: “第一任主席有两个理由说清楚可以不连任: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己满八年,可不连选;

二、按宪法制定时算起,可连选一次,但不连选,留下四年,待将来如有卫国战争一类重大事件需要我出任时,再选一次。而从一九五八年起让我暂时摆脱此任务,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员资格,在必要时,我仍可以作主题报告)。这样,比做主席对国家利益更大。现在杂事太多,极端妨碍研究问题… … 为慎重起见,毛泽东没把对陈、黄信的批语直接交给陈、黄本人,而转给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等人,特别指示他们“此件需经政治局同意,然后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