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如何判断坟头埋一人还是两人?只看一个地方

坟墓现在不分,但在古代早期,坟与墓完全不同的。地面上无封土堆的谓之“坟”,反之则称为“墓”。即西汉人扬雄在《方言》所谓:“凡葬而无坟谓之墓”。

墓之所以叫“墓”,有两种说法,一是墓通“没”,人死了就没了;一是墓通“暮”,早期人死了都是傍晚时分下葬,故“暮”,后后文字学家将“暮”下的“日”换成“土”,以示区别。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后人的推测,并无实据。但是古人早期下葬以后,不在地面上留下土堆,即所谓“坟头”是事实,《礼记·植弓上》即称:“古也,墓而不坟。”至今有的民族尚存在这种葬法,民间俗称“秘葬”,元朝皇帝陵至今无一座被找到,就是秘葬造成的。

何时开始留坟头的?也在先秦时。在中国绝大多数土葬的地区,一般民坟都有土堆,呈圆锥形,似馒头,俗称“馒头坟”。

起初不过是出于方便后人祭祀的实际需要,留下一个地面标记。到秦汉以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坟头的大小也与死者的地位、等级挂了钩。《汉律》规定:“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在过去,坟头越大,死者身前的等级越高。对于民坟,过去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过大,否则违制,要惹大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