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不守,密云难存
石匣古城的修筑时间,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嘉庆《大清一统志》等记载为明弘治十七年,由巡抚洪建忠建造。嘉靖年间《石匣营新建石城记》记载,这一区域“地形平衍,土脉隆厚”,由于“此地东、西、北距边不(过)五六十里,去京百八十里,殆烽燧之交,而边邑之藩篱也”。一旦蒙古铁骑侵入,居民无所守御,因此修筑了一座方圆四里左右的土城,并在城内设置了名为“石匣营”的仓场。
明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借口“贡市”不遂,率部侵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汗长驱入内地,京师震恐。俺答汗在北京城外自由焚掠八日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循潮河川退去。“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史称“庚戌之变”。石匣城正处在俺答汗进出的必经之路上。经此之变,明朝廷认识到石匣土城“累土为之,易于圯啮剥蚀,则非可恃以为固”。
石匣不守,密云难存,京师内地更难以安枕。因此嘉靖四十五年,石匣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增改扩建。其最主要的工程即是将石匣城由土城改建为砖石结构的“石城”。改建后的石匣城垣为方形,“周四里二百六十四步三尺”,每面一里左右(明清每里约合576米),各面正中设一门,东门“来曦”,西门“昭远”,南门“昊瞻”,北门“朔镇”。北门城楼上建有一座真武庙,庙前有钟鼓楼。门洞上方悬石匾一块,上刻“玄天锁钥”四个大字。各门建瓮城。石匣城的东、南、北城门与瓮城的门不直通,只有西瓮城门与城门直通。城的四角各建小瓮城,上建角楼;城门瓮城与角瓮城之间再建八座小瓮城。密密麻麻的瓮城、角楼显示出石匣城鲜明的军事色彩,成为城市形态最显著的标志。
城内随门设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别称为东、西、南、北大街。另有城隍庙街、顺城道等主要街道。胡同有草场胡同、后仓胡同、西头条胡同、西二条胡同、西三条胡同、西四条胡同、大东胡同、小东胡同、丁家胡同等。作为区域性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城内还有县丞署、守备署、游击署、营房、文庙等建筑。城门外有护城河石桥一座。北门外有一座小山名曰“北山”,小山顶上建一座“镇夷楼”,登楼可以俯瞰全城,因此又叫“看花楼”。新扩建的石匣城,工程浩大,构思精巧,建筑奇伟,风格独特,可谓风水宝地。康熙六十年、乾隆十年、同治十年石匣城又经历了数次重修。
2024-11-21 10:13:52
2024-11-21 10:24:15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3 0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