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漫话 > 正文

刘华清:中国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中央政治局完全同意邓小平的意见。10月19日,十四届一中全会选出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刘华清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从此,刘华清进入了党的最高决策层。

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65年的光辉岁月。久经战争烽火的开国将领们大都先后退出了军事舞台,刘华清与张震是全军官兵中仅有的两位红军时期入伍的在役军人。邓小平在会见新一届军委领导时,谆谆叮嘱他们:“一定协助江泽民同志,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建设好,保证各级领导班子要掌握在忠于党的路线的同志手中。”

“这几年的任务,主要就是做这件事,选择接班人。”“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刘华清明白,这是邓小平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最后的政治嘱托。

刘华清记在心里,也贯彻在工作实践中。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说:“回想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这几年,我花精力最多、下工夫最大的还是干部工作、军事斗争准备和发展装备三个方面。”

1992年12月9日,刘华清外出视察部队回到北京后,看到了江泽民于3日晚写给他和张震的一封信。信中,江泽民谈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要求刘华清、张震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注意观察研究,充分估计国际斗争的复杂性,对军队武器装备发展,提出要有符合实际的“撒手锏”。随信,附了邓小平谈话的要点。

邓小平的谈话不长,中心思想是抓住机遇,发展武器装备。这是刘华清考虑已久的问题。他曾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使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就必须依靠发展高新技术,用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武装军队。”

此后几年里,他不仅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承担了“要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把中国的载人飞船送上天”的任务,而且不时深入科研部门直至相关工厂,与科研、工程人员共商现代化武器装备发展大计,指导新型飞机、战舰等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在不长的时间里,多种高科技含量的武器装备先后投入使用,使军队实际战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