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漫话 > 正文

国民党的“十大元帅”,看看你认识吗?

评授元帅是看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综合贡献,而不是单看某一个时期。并且,评授高级军衔也照顾到历史形成的各“山头”,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的3个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3个师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各大野战军,都至少有一位元帅。

在1955年评定高级军衔的初步方案中,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除了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的10位高级将领外,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3人。

刘、周、邓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指挥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卓著,授予元帅衔是众望所归。但是,当时他们都已离开军队,在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刘少奇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

毛泽东在一次听完评衔工作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好!”说完,他问身边的刘少奇:“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少奇同志当即表示:“不要评了。”周恩来、邓小平也都表示不要元帅衔了。

这样,实际授予的元帅就是10位,而新四军只有1位元帅。

陈毅当时也在地方工作,怎么就授衔了?第一,陈毅一直是军事干部;第二,陈毅当时是中央军委委员,并且,考虑到历史形成的各“山头”,陈毅若不授元帅,新四军乃至整个华东部队(包括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就没有一位元帅了。同样,已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如不评军衔,红二方面军和八路军120师就没有元帅了。因此,陈毅就成为新四军惟一的一位元帅,他也是不拿军队工资的三位元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