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漫话 > 正文

美国欲用核弹轰炸中朝,毛主席淡定说了一句话

王鲁湘:事后诸葛亮。

徐焰:当时打得顺手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停下来.那个时候正在是节节胜利的时候,确实讲起来很难停得下来。但是我们事后讲起来,往往在第一线的人最了解情况,真正提出来讲应该停下来的倒是彭德怀。

王鲁湘:他提出过。

徐焰:1951年1月,彭德怀倒是致电中央,建议拥护联合国的停火决议。因为彭德怀在第一线他是真正了解,那个部队确实是非常疲惫.当时这个讲要趁胜前进,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彭德怀认为我们比敌人更需要喘息.人家不需要喘,人家坐汽车跑,你是两条腿追的。

王鲁湘:他好像一个师是有3000辆汽车,我们一个师一辆汽车都没有。

徐焰:他们老一代经过的人讲,确实也是,那时候不但是没有汽车,连会开车的前线部队都没有,国内还得调司机到后方运输,二次战役的时候,美国第九军扔了上千辆汽车在清川江沿岸,眼睁睁看着嘛。

王鲁湘:没人会开。

徐焰:没人会开嘛,就等着人家飞机来的时候,扔下炸弹全部烧掉了,彭德怀讲甚可惜呀,不会开,你叫这些人赶个大车长鞭一甩,他倒是能给赶走了,汽车你把点火弄离合器,他不会,现在的人人会的知识,美国人他不存在这个问题。

王鲁湘:还有一个凤凰网的网友,他问,他说我们经常说美国士兵贪生怕死,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但是这肯定是在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一种真实的情况.但是这是否正好说明了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态度有所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以生命第一,这样一个价值观来衡量这一场战争,应该怎么评述呢?

徐焰:这个东方人与西方人的那个生死观念不同,关键还在于自己的生活条件造成的。因为当年的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他是在饥寒交迫中间生活的。他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他要舍死拼搏,所以战场的英勇精神,就在于他自己想翻身求解放,改变自己的生存地位,这个时候来讲,的确他不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