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赵一曼之子寄信到中南海,晚年结局很凄惨

1960年,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将一封信放在毛主席案头,毛主席拆开信,脸色有些不好,待看到来信的署名是“陈掖贤”,便嘱咐身边的人员“不做追究”。

这个叫“陈掖贤”的人正是烈士赵一曼的儿子,那么,这封信内容是什么?他以后的命运又如何了呢?

赵一曼之子不知其母是烈士

1955年,陈掖贤和他的父亲陈达邦走进了电影院,荧幕上放映的正是革命烈士赵一曼,陈掖贤怎么也想到,这位烈士正是自己失踪多年的母亲。

1929年,为了革命事业,李一超将出生还没满半年的儿子,交给了孩子的大伯陈岳云代为抚养,这个李一超原名李坤泰,她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赵一曼。

1936年8月,31岁的赵一曼受尽折磨后,被日寇残忍杀害,在牺牲前,她留给了7岁儿子一封信,而远在武汉的陈掖贤却对此一无所知。

自从被伯父收养后,伯父一家对他视若己出,可是陈掖贤自幼就十分敏感,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直到12岁那年,他的亲生父亲才与其相认。

湖北解放后,陈掖贤才从姑姑口中,得知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革命工作,陈掖贤以此为荣,但是他心里仍有一个结,就是母亲李坤泰的下落。

直到《赵一曼》这部电影播出一面后,组织上才告知了他就是赵一曼的儿子,电影中,赵一曼那封写给儿子宁儿的信,就是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