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就是说:不用打仗就能让敌人降服,才是上策。这种上策是通过军事谋略挫败敌人的战略意图来达成的。说白了,就是战略层面上的“攻心计”。威慑、恐吓,让人摸不清我们的底细,让他们做出错误判断,我们再来取胜。
如今的一些投机分子,敢拿我们的三峡大坝开玩笑,就是因为现在的中国有核武器,但是却因为太过“礼让”,缚住了自己的手脚,导致我们没有核威慑力。
这是因为“中国近代缺乏报复文化”,以及我们本身“核政策”制约太大,让我们失去了战略威慑力。
一、谁最“狠”,谁就赢了
当今世界,风云瞬息万变。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以及文化复兴,西方势力对中国的敌视越来越深。中华民族“不好战”,但是也并不畏惧战争。面对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国必须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由于军事科技的提升,现代战争的危险性已经到达了临界点。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让世界认识到核武器的恐怖威力。
因此许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再拿着核武器当筹码,进行世界博弈。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谁最“狠”,谁就赢了。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在耍无赖,这是真实有效的一种“战略恐吓”。
这种恐吓会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震慑,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流血冲突。在中国的汉、唐时期,中国经常使用这种“战略恐吓”,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2025-07-15 16:54:43
2025-07-15 16:19:13
2025-07-14 15:09:37
2025-07-14 15:20:36
2025-07-11 16:29:40
2025-07-11 15:06:52
2025-07-11 14:40:01
2025-07-10 16:55:55
2025-07-10 16:01:43
2025-07-10 16:17:36
2025-07-10 15:45:10
2025-07-10 15:52:48
2025-07-10 15:07:11
2025-07-10 15:05:35
2025-07-10 15:09:59
2025-07-10 15:48:42
2025-07-10 14:46:55
2025-07-10 14:53:42
2025-07-09 16:30:43
2025-07-09 16:16:41
2025-07-08 16:32:56
2025-07-08 16:28:33
2025-07-07 18:10:17
2025-07-07 1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