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打开了中美两国冰封的大门,成为轰动世界的大新闻。
那么,中国台湾方面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影视剧中的毛泽东
当时,台湾跟美国还有“建交”,“驻美大使”是沈剑虹,全程关注了尼克松访华这件事,后来在回忆录中酸溜溜地写道:
“尼克松和毛泽东在书房中会面时,尼克松表现了卑躬屈节的态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民主国家的总统,为何要在他面前显得如此谦卑,如此毕恭毕敬呢?多少世纪以来,中国皇帝一直自称天子,要所有番邦向他们叩头。虽然尼克松没有向毛泽东叩头,但心理上他已经向其屈膝膜拜了。
“尼克松在当天的晚宴中,到各桌去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敬酒,不管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如何。任何稍有个人尊严的东方贵宾,绝对不会这么做。尼克松此举无疑是在自贬身价。”
看得出来,沈剑虹的话里话外,都充满了酸溜溜的味道,对尼克松在毛主席面前的“卑躬屈节”、“毕恭毕敬”,很不理解。
2025-10-13 17:11:33
2025-10-13 16:26:05
2025-10-11 15:00:05
2025-10-11 14:18:57
2025-10-10 17:38:40
2025-10-09 14:44:59
2025-10-09 14: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