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战俘营发生令人惊奇的一幕 为什么有这样的事?

1953年,世界军事史上曾发生过这样奇怪的一幕场景。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军安排释放全部战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美军战俘拒绝回到富裕发达的美国,而是决心要去往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定居。

9年后,相似的场景又发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战俘营里。在安排释放俘虏时,几乎所有的印军战俘都表现出了依依不舍的情绪,他们纷纷给我军战俘看管人员送上了自制的白粗布手帕,上面绣了三个英文字:Forget me not(勿忘我),甚至还眼含热泪与看管人员紧紧拥抱,久久不愿离开。

不久前还是战场上短兵相接,视为寇雠的双方,现在为何出现了这奇特场景?或许推开历史的大门,窥探其中的细节,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坚持留在中国生活的美国战俘温纳瑞斯,曾在志愿军战俘营度过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里不仅没有他开始所想象的羞辱、打骂和体罚,反而是充满了平等和友爱。在物资供应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每个战俘每天能分配到充足的米面和肉类,但负责看管他们的志愿军战士,伙食则相对简陋。

无独有偶。1962年,一位名叫车隆的印军士兵在战斗中,只身逃进一片原始森林躲藏了三天,终因饥饿晕倒。幸运的是,濒死前他被我军所发现,我军一名连长把他背下山送到了医院,使他转危为安。

他们成为战俘,来到战俘营里并没有预想中的刀山剑树、敲骨吸髓,反而更像是来“做客”。因为这支军队里的每一名战士都选择去尊重战俘的人格,关怀他们的心理,甚至当他们身受重伤时,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

这样的仁义之举,令那些在其他战场上见惯了虐俘乃至杀俘的外军战俘倍感意外也深受震撼。

被俘虏,固然是一种失败,战俘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呢?按照《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的规定,“敌国应对战俘负责,保护战俘的基本人权并予之应有尊重”,可在残酷的现实战场上,能完全遵守公约的军队寥寥无几,遭受虐待、苦役、酷刑而惨死的战俘比比皆是。

事实上,人民军队对待战俘早已超出了《日内瓦公约》中的待遇,其优厚的程度甚至连对手都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