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别有用心之人刻意误导,张灵甫荒谬地变成英雄

1947年的5月底,也就是孟良崮战役结束仅十来天后,李天霞和黄百韬双双获得了象征军功的云麾勋章。一边痛骂一边授功,真乃是民国奇观。

对于张灵甫的死法的宣传,也逐渐从最初的“成仁”,变成了“自戕成仁”,也就是张灵甫在最后时刻自杀“尽忠”了。真实的情形是,张灵甫与师指挥部的将官们走出去,准备与解放军战斗到底,结果被六纵特务团生俘,在押送途中被一姓司的排长愤而击毙。陈毅后来曾在大会上批评过这个擅杀俘敌的排长,六纵还将这位姓司的排长关了禁闭。

蒋介石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党方面后来给孟良崮战役定的调子,即:要宣传张灵甫的“威名”,但要尽量避免宣传孟良崮的败绩,以免沮丧军心。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蒋的态度只是尽量避免宣传败绩,而非讳大败为小败。

但到了1975年蒋氏集团编写所谓的《戡乱战史》时,记载孟良崮战役国军的失败,就没那么严重了,既不讲张灵甫的骄狂自大,也不讲陈诚指挥不力,更不讲黄、李等人见死不救,只是轻描淡写地讲,共军在孟良崮集中了兵力发动反扑,而且不知道为哪里冒出来一个第六纵队,卡住了垛庄这个咽喉,最终导致整编七十四师陷入重围,直至被消灭。

这就和蒋介石最初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这套战史自1975年起编,成书时已经到了1979年,上距孟良崮之战已经30多年。当时蒋介石已经去世,所谓的“反攻大陆”也成了彻底的泡影。为什么蒋氏当局仍要讳言大败,把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败仗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呢?

促使事件发生如此转变的,是一位国民党集团中曾经举足轻重的人物:陈诚。

三、陈诚暗施手段

陈诚是国军所谓“鲁南会战”的总指挥。1947年初国军大举进攻山东,为确保战争胜利,蒋介石派时任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鲁南诸军进攻。后来蒋介石又怕分量不够,再派时任参谋总长陈诚前去徐州指挥。陈诚、顾祝同两人都是国军中威望素著的大将,本来派一人指挥就行,两人水平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高多少。

若是只有陈、顾之中任一人在此指挥,说不定不会出现孟良崮惨败。问题出就出在,顾祝同资历略老、陈诚略轻,而陈诚官居顾祝同之上,顾祝同本来就心里有疙瘩,此时陈诚到徐州骑在自己脖子上,顾自然对其不甚满意。两人在排兵布阵等大事上屡有牴牾。

尤其是进兵孟良崮山区的核心区域坦埠镇,张灵甫本来持反对态度,坦埠山区道路崎岖,极难行走,整编七十四师的重装备很难在这里展开。张灵甫建议不如择蒙阴县平原地区列阵决战,顾祝同为人做事都较谨慎,前线提出的建议他还算重视,本来打算同意弃攻坦埠。

但汤恩伯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庸将,探听到华野的兵工厂和粮草都在坦埠,一时间食指大动,否决了张灵甫的意见(他当时是兵团司令官,张灵甫的顶头上司),仍建议进攻坦埠,捣毁华野的腹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