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傅作义刚交出军队,看到林彪一封信大怒:抓我吧

自古受降如受敌。在战场上,敌人的投降并不等于战斗的结束。正所谓福之祸之所伏,充满着怀疑、恐惧等不安定情绪的降军,随时可能制造意想不到的乱子。就如《百战奇略》所云: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候,日夜设备,不可怠忽。严令偏裨,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

在平津战役中,穷途末路的傅作义决定向我军投诚。随同他一起起义的,还有多达25万人的国民党官兵。如果管理和改编这支庞大的队伍,成为摆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边谈边打

1948年12月,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大破国民党主力,取得歼敌47万人的决定性胜利。从此以后,东北解放区成为了我军稳固的大后方。

为了阻挡东北野战军入关,蒋介石严令傅作义指挥他的60万大军扼守于华北。如果不消灭这股敌军,进而解放华北,势必会推迟解放全中国的进程。

而此时的傅作义,早就不复解放战争初期时的骄横。在当时,傅作义指挥他的部队屡挫我军,抢占了大片解放区。当时傅作义曾得意地宣称:“如共产党能得天下,我愿意给毛泽东牵马执鞭。”

然而短短一年过去了,国共战局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华北战场,我军连克多个城市,解放大片土地,将傅作义挤压到北平、天津、唐山、张家口一线。同时,东北野战军大军压境,大有一举席卷整个华北之势。因此,傅作义活脱脱成了一块夹心饼干,其灭亡已呈注定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