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思想老旧的父亲比起来,毛主席显然更有抱负。他不满足于家乡的私塾教学,向往更高层次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关于这一点,毛贻昌却有不一样的意见。
在毛贻昌的思想里,毛主席能认字,将来可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就够了,读那么多的书,其实也不必要。为此,毛主席和父亲毛贻昌之间爆发过不止一次争吵。
可是只要是真心疼爱孩子的,又怎会束缚孩子、不让他们高飞呢?1910年秋天的时候,年仅16岁的毛主席背起行囊,和表哥文运昌踏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那时候,湘乡的东山高小名气很大。这个学校是新式学校,来这里读书的大多是一些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但是也许为了保护本地人的读书权利,所以东山高小是不接受外乡学生的。
所以,当毛主席和表哥背着东西在东山高小附近驻足的时候,就有学生前来询问情况了:你们也是来求学的吗?毛主席一回答问题,就暴露了自己不是本地人的事实。
于是,附近有学生上前说:这是我们这是湘乡人办的学校,怎么会收外地学生呢?听到这样的说法,尚且年幼的毛主席很是愤怒,同是一个国家的人,怎么读书还分地界呢?
随后,毛主席便和其他人理论了起来。毛主席之前虽然是在私塾读书的,可是基本知识却都掌握得很踏实。一番理论下来,毛主席丝毫不落下风。
而他们的这一番辩论,便被路过的、东山高小的谭咏春老师看在了眼里。看着这样一个读书的好苗子,谭咏春心里觉得,应该给这个孩子一次机会。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