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非洲穷国求助,一开国上将急招入京,出啥事了

1971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牢记的日子。

当日,联合国代表们对是否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表决。结果是: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

当时会场内的掌声共持续了两分多钟。其中有一位黑人兄弟站了起来,他高举着双手为中国欢呼。他的动作甚至带动了旁边几个非洲国家代表,他们都站起来为中国鼓掌。

他是谁?

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他叫萨利姆,他来自非洲国家坦桑尼亚,身份为坦桑尼亚驻联合国代表。就在不久前,他刚刚代表他的国家为中国投赞同票。得知投票结果,他第一个站起来,为中国欢呼!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为了让非洲诸国的兄弟们了解中国、支持中国,以周总理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批外交人,付出了多少、又经历了多少。

本文,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正是中国与坦桑尼亚的一段往事。在这段往事里,有大国间的博弈,有试探与信任,更有赤诚与果敢。写此文的目的很简单,希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年轻人能明白两件事:

1、如果你能明白当年新中国走向世界有多难,你就不会再问:那时候咱们自己都那么穷,为何还要援助别的国家。

2、如果你能明白当年出国援建的中国铁路人、中国工程人有多苦,你就会懂得“中国基建扬名世界”这句话蕴含多少份量。

历史是一面镜子。本期咱们从开国上将吕正操被急召入京,开始说起:

一:开国上将被急召入京,面见周总理

1965年2月,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吕正操将军被急召入京。此前,这位61岁的开国上将,正在贵州某工地,亲自指挥西南铁路大会战。是的,你没看错,我们的开国将军是要去一线工地的。

见到吕正操,周总理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如果把中国的铁路建设者派往非洲,帮助非洲国家修建铁路,能不能完成任务?”

一个“能不能”,说实话,这个问题对吕正操上将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毕竟,彼时中国从未尝试过在非洲建铁路。我们的多数开国将军,甚至连国门都没有出过。

不过,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还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像往日在部队里等待总理检阅时一样,把腰板挺得直直的,用他那东北大嗓门说:“别说非洲了,就算是天涯海角也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