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一架机头绘有“THE SPIRIT OF 76”字样的专机于北京时间早上9点缓缓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飞机停稳后,舱门打开,59岁的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走下飞机。
在中美隔绝长达数十年的背景下,尼克松成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在任美国总统。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第一个共同签署的政治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两国坚冰初破,从此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时至今日,世界进入动荡改革期,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重温“上海公报”的历史逻辑,对于正确处理位于十字路口的两国关系颇具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50年后的今天,更需要把中美关系最初得以转圜的那段经历作为两国共同财富,并加以继承,从中汲取超越分歧、寻找共同利益的智慧与勇气。”2月2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徐步在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市美国学会联合举办“中美关系:相互尊重 和平共处 合作共赢——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研讨会”(后文简称“研讨会”)的主旨发言中指出。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北京时间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性时刻出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抵达北京东郊的首都机场。彼时,周恩来总理和中方多名高级官员已站在停机坪上等候。
还没等到完全走下舷梯,尼克松总统就远远地朝周总理伸出手,主动与迎上来的周总理握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之久,中美两国数十年来紧闭的大门也由此开启。
接下来在中国开展访问的一周,被尼克松本人高度评价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在这期间,尼克松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持续70分钟的礼节性会晤;与周恩来举行了4次会谈,共计12小时;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也进行了多番磋商讨论,阐明彼此对双边关系中重大问题的立场。
终于,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两个对抗与隔绝20余年的国家,为何在20世纪70年代之初决定跨越大洋、握手言和?
“中美关系之所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是世界形势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徐步在研讨会上指出。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末,彼时的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脱身,力求在美苏争霸中占据战略优势,因此需要同中国缓和关系;而中方也作出研判,在当时的形势下,改善对美关系也是有利的。
尽管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推动中美两国寻求改善关系,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不能简单将尼克松政府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定视为外交权术或纯粹的地缘政治需要,而要看到尼克松当时对国际事务形成的新见解。
“1971年,尼克松看到,世界出现了由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五大力量组成的多极化趋势,美国已不处于支配地位。他也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如果要实现稳定的世界秩序,就要同中国交往。”吴心伯在研讨会上分析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前,中美曾开拓出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秘密沟通渠道,借助第三国“信使”让中美领导人得以传递信号、沟通信息,为此后两国关系的“破冰”铺平了道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将中美这种小心翼翼试探的过程形容为“外交小步舞”。他在《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一书中写道,“1969年11月到1970年6月,至少有十次美国驻国外的官员在外交场合下同中国官员搭话。”
求同存异的历史智慧
作为外交史上的一份经典性文件,“上海公报”为处理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份重要指南。一方面,其明确了中美共同遵守一系列重要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在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
“上海公报”明确提出:“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3 0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