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开大清王朝灭亡最真实内幕,远不是那么简单

贪腐只是一方面,清朝的致命财政漏洞,其实源于它的财政体系本身。

在高中历史课上没打瞌睡的同学都知道,清朝英明神武、还想再活500年的康熙帝做过一件大善事,那就是废除人头税,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口数为征税标准,之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谁料,就是康熙做的这件大善事,成为日后压垮清政府最大的财政包袱之一。

康熙以后,清朝人口一路飞涨,鸦片战争爆发时,人口已突破4亿。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钱,清政府的国库却仿佛结婚后男人的钱包——日渐干瘪。与此同时,清朝的那些贪官污吏,巧立名目,为了一己私欲疯狂搞钱,结果老百姓也没有怎么享受到康熙的恩泽,反倒一步步走向深渊,许多人被逼得急了,把心一横,啸聚山林,干起绿林的勾当,清政府的统治危如累卵。

就在紧要关头,一个财政上的“小发明”为清朝的苟延残喘又续了一秒。

1853年(咸丰十年),扬州江北大营的军务大臣雷以贤奉命对抗太平军,刚刚到任,他发现到处都是防务漏洞,归根究底是因为兵力太少,府库没钱养兵。这位“雷老虎”灵机一动,想了个点子,令当地米商每销售一石米,便缴纳50文钱。江南乃是产米之地,米店满山满谷,对于这些商家来说,每石米交50文,根本不算事儿。

这一做法收到了效果,“雷老虎”受到鼓舞,写了封《请推广厘捐助晌书》上报朝廷,汇报自己的工作经验,建议按照值百抽一的税率,对商贾进行薅羊毛,还给这种薅羊毛的新方法起了个名字——厘捐。

看罢这封奏折,咸丰乐了,赶紧下旨,这么整挺好,全国推广吧。“雷老虎”这个灵机一动的小伎俩,开启了中国税收史上对商人征税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