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国家主席之子参加高考为何还要邓公批准?

刘源的大学之路,似乎充满着偶然。偶然的信,偶然的送达,偶然的批示,偶然地遇到崔耀先……这些偶然,只可能发生在1977、1978年。“四人帮”粉碎了,“两个凡是”还在,多年的禁锢未除,但松动已经萌芽。那是中国的惊蛰期。

刘源在大学一年级领到的历史教材,扉页上还印着“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老师讲课,也会在批林彪、批“四人帮”的时候,批一下刘少奇。这种时候,低调的、规矩的大学生刘源,最通常的反应,是“不反应”。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彻底平反。此时,刘源的大学生活,已经持续了大约800天。

在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今天,当年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已是解放军中将的刘源表示,恢复高考决策的英明和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它挽救了这么多人”。他提醒,更应该回头看之前荒唐的十年。对目前饱受抨击的高考制度,刘源也认为确实是有问题,需要改革。但他反复说,“不是没有砸碎过。全砸碎了更完蛋。”

1966年,刘源亲手递出的信里,就有“不破不立”的话,建议对高考作“彻底的改革”,“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都是这几年看着挺眼熟的言语。

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中,有必然重复的节点吗?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