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1976年1月号的《诗刊》上,发表了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这首词汪洋恣肆、纵横万里,写于1965年5月,距作者初上井冈山的1927年,时隔三十八年。而词作正式与世人见面的1976年,离今天也刚好是三十八年。
1976年,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年份。
早前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开头就涉及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剧中“接班人”华国锋的一句话引起人们热议: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布置的重要任务。
毛泽东去世还不到一个月,“四人帮”便束手就擒。中国当代社会的命运,由此发生重大转折。
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毛泽东生前“布置”过这一重要任务。但毛泽东对“四人帮”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倒是千真万确,他曾在多个场合对“四人帮”提出批评。只是,这些批评是否严重到要抓捕他们的地步呢?
“九一三”后重新洗牌
十年“文革”期间,作为执政党的中共经历了两次严重的“接班人”合法性危机。第一次是1971年“九一三”林彪外逃事件。
“文革”之初,林彪是毛泽东最为得力的支持者之一,“文革”走向全面内乱,林彪的推波助澜起到极为恶劣的作用,期间不少著名“话语”,比如“天才论”、“政变经”、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等,都出自林彪之口。
随着“文革”不断深入,江青、张春桥与林彪既有通力合作,也有互相拆台。林彪事件后,江青势力一步步扩张,到王洪文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时,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逐渐形成“上海帮”,也就是“四人帮”。
“亲密战友”林彪的叛逃,让毛泽东深受打击。
“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对年近78岁的毛泽东打击极为沉重。此后,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而经此突变,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对“文革”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怀疑开始取代狂热,毛泽东对之不会不有所警觉,也不能不抱有戒心。
2021-02-27 11:59:18
2021-02-27 11:32:26
2021-02-27 11:36:41
2021-02-27 11:44:37
2021-02-27 11:55:44
2021-02-26 09:06:26
2021-02-26 14:35:09
2021-02-26 10:49:48
2021-02-26 08:51:44
2021-02-26 09:31:27
2021-02-26 08:58:38
2021-02-25 15:53:05
2021-02-25 09:43:18
2021-02-25 09:18:21
2021-02-24 15:36:17
2021-02-24 15:31:09
2021-02-24 09:26:58
2021-02-24 09:37:41
2021-02-24 10:39:13
2021-02-24 09:16:04
2021-02-24 09:21:40
2021-02-23 15:12:30
2021-02-23 11:28:40
2021-02-23 11:28:09
2021-02-23 09: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