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主席的用人之道,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毛主席之所以能打败蒋介石,赢得天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识人、用人,这是蒋介石远远不能比的。
之前也写过一些毛主席的用人之道,比如让晕船的萧劲光当海军司令,让晕飞机的刘亚楼当空军司令,都是神来之笔,看似不合情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长篇大论今天就不说了,咱来看看在毛主席晚年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用人现象。
在毛主席的晚年,重用过这几个人:李德生、陈锡联、汪东兴、华国锋、吴德、纪登奎等等。
在1973年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这些人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其中李德生还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华国锋也在1976年4月7日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这些人中,到1973年年龄最大的是吴德,60岁,最小的是纪登奎,50岁,都是年富力强的少壮派,毛主席提拔他们进入政治局,自然是要重用他们。
这些人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职务不同,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共同点,就是面相。
比如李德生与陈锡联,这两位开国将军,虽然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但面相上却都是忠朴淳厚,仿佛街坊老大爷。
再看华国锋和汪东兴,一位是毛主席最欣赏的接班人,一位是毛主席最信任的大总管,在面相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仔细看的话还会以为是一个人。
还有吴德与纪登奎,在脸型上也都是中正平和之人。
古人认为,面相决定了人的一生。其实这个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人的基因决定了性格、相貌,相貌忠厚之人,性格也必然和蔼。一个人能有什么样的成就,是由性格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了相貌上。这就是看相的最基本依据,没什么很玄虚的东西。
毛主席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人进入政治局,除了政治上的复杂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用忠厚之人,来平稳结束“文革”。就像当年刘邦在临终前所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2021-04-12 14:39:41
2021-04-11 13:13:25
2021-04-12 14:58:43
2021-04-11 13:40:49
2021-04-12 09:12:46
2021-04-12 08:57:41
2021-04-12 09:06:09
2021-04-11 12:22:53
2021-04-11 13:21:46
2021-04-11 13:59:20
2021-04-10 16:09:30
2021-04-10 14:45:56
2021-04-10 15:48:49
2021-04-10 15:59:31
2021-04-10 10:37:19
2021-04-09 16:05:16
2021-04-09 14:38:10
2021-04-09 09:32:11
2021-04-08 14:30:33
2021-04-08 14:24:52
2021-04-08 09:38:24
2021-04-08 09:11:28
2021-04-07 14:36:41
2021-04-07 14:16:20
2021-04-07 1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