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底,中国出现了天灾人祸的窘迫形势。毛泽东心急如焚,接连召开郑州会议、武昌会议。1959年又召开了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决心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出现的错误。毛泽东批评了“共产风”和浮夸风。然而,半年来的会议和领袖的良好愿望,并未完全贯彻下去,过热的空气,并未冷却下来,形势依然严峻。饥饿、贫穷、艰苦威胁着老百姓的生活,怨天尤人的现象在干部队伍中较为严重。
鉴于此,毛泽东担心出现悲观、泄气,把形势看得一团漆黑,对“三面红旗”失去信心的局面。他认为高级干部的这种“悲观”是对“总路线”的怀疑,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前景丧失信心。
为了调整指标、统一思想、鼓足干劲,毛泽东巡毕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就直奔庐山,打算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引导高级干部读书。除了读他原来推荐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两本书外,高级干部还要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以及另外三本书:
好人好事一本、坏人坏事一本、中央的政策和工作方法的文件一本。为了放松大家紧张焦虑的情绪,树立信心搞好今后的工作,在读书的同时,毛泽东还打算上庐山后,请大家跳舞、看戏、游览。先让大家放松放松思想,再把大家对形势的看法的统一到“有伟大成绩,有不少问题,但前途是光明的,缺点是一个指头的问题……”
1959年6月29日下午,毛泽东乘“江峡”号轮船去九江。同船的有刘少奇、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以及几位大区的书记:柯庆施、李井泉、林铁、欧阳钦、张德生……在船舱里,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和几位大区的书记谈当前的形势:是“大好”,还是“报告老爷,大事不好”……
各大区的书记一方面聆听毛泽东的谈话,一方面揣摩毛泽东此次上庐山开会的真实意图。大多数人都认为,毛泽东一定是发狠心要“纠左”了。
轮船在长江中破浪前行,毛泽东说:“去年脑子发热,但热情宝贵。促进派似乎有点儿腰杆不硬。要硬起来,怪话让人说嘛!”他还毫不客气地批判了“观潮派”、“算账派”,并对“促进派”进行了积极鼓励和赞赏。毛泽东的话语使坐在他身边的柯庆施、李井泉等“促进派”,受到了鼓舞。
2021-02-26 09:06:26
2021-02-26 14:35:09
2021-02-26 10:49:48
2021-02-26 08:51:44
2021-02-26 09:31:27
2021-02-26 08:58:38
2021-02-25 15:53:05
2021-02-25 09:43:18
2021-02-25 09:18:21
2021-02-24 15:36:17
2021-02-24 15:31:09
2021-02-24 09:26:58
2021-02-24 09:37:41
2021-02-24 10:39:13
2021-02-24 09:21:40
2021-02-24 09:16:04
2021-02-23 15:12:30
2021-02-23 11:28:40
2021-02-23 11:28:09
2021-02-23 09:03:53
2021-02-23 09:38:27
2021-02-22 16:57:34
2021-02-22 16:46:25
2021-02-21 18:05:49
2021-02-22 1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