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和刘少奇在防止修正主义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题上产生分歧,两人曾发生公开言语冲突,毛主席先是对刘少奇大为不满,进行不点名批评,而发展到最后,刘少奇对毛主席的讲话在会议现场公开当场抗辩。
这不仅是两位共和国领导人不曾预想的,也令在场的所有人始料未及,成了毛主席发动文革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其中的焦点是针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问题,毛主席在与刘少奇争论过程中有一段重要讲话,在今天看来是极其有预见性的,可以说对情况的预见是令人震撼的准确。
现在再看究竟是毛主席对当时中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危害讲过头了,还是刘少奇对真实情况估计不足,每个中国人心里那杆秤恐怕都能掂量很清楚了。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和如今的香港暴徒一样不尊重法律而搞乱社会秩序,这也绝不是毛主席的初衷和想得到的结果。
毛主席针对当时中国出现的干部腐败情况,在1964年底毛泽东生平唯一一次用自己的稿费公开请客过71岁生日那天,他讲了一段话,“现在用几盒香烟就可以把一个党支部书记给贿赂了;如果把女儿嫁给一个干部,那就要什么有什么,他们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了。”他坚定地认为,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特别是那些“当权”的腐败干部最危险。
2021-03-07 12:57:58
2021-03-07 13:01:39
2021-03-07 12:54:35
2021-03-07 12:51:34
2021-03-07 12:48:45
2021-03-06 14:46:34
2021-03-06 14:38:21
2021-03-06 14:44:09
2021-03-06 14:21:19
2021-03-06 14:33:45
2021-03-05 14:49:48
2021-03-05 14:21:27
2021-03-05 08:56:23
2021-03-05 09:03:47
2021-03-05 09:09:18
2021-03-05 09:14:03
2021-03-04 14:07:28
2021-03-04 14:13:09
2021-03-04 09:08:44
2021-03-03 14:46:20
2021-03-03 10:15:56
2021-03-03 09:29:59
2021-03-03 09:20:07
2021-03-03 09:13:17
2021-03-02 14: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