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毛主席最不为人知的5年,完成了人生蜕变

1915年9月,毛泽东在长沙的报纸上,登了一条征友启事,指明要结交刻苦耐劳、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

除了在报纸上做广告,毛泽东还用挺秀的书法写出来,油印在八裁湘纸上,贴在长沙各大学校的门口,希望有志报国的青年赶紧和他联系。那条征友启事中有两句引用自《诗经》:“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署名则是二十八画生。

别看毛泽东的文章很好,这条征友启事刚贴出来就炸了,很多人指着校门口的贴纸或者报纸大骂:“这人是个神经病吧,想找女朋友就明说啊。”结果浓眉大眼的毛泽东想交朋友,根本没什么人搭理,据他后来回忆,只有三个半人同意见面。其中半个人是李立三。

李立三和毛泽东约好地方见面,听他说完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盯着毛泽东看了半天,感觉话题太宏大一点都不接地气,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走。而和毛泽东深谈的人是罗章龙。罗章龙给毛泽东回信之后,双方约在定王台的省立图书馆见面,毛泽东根本没有问“吃了没”之类的扯淡闲话,劈头盖脸就是:“你最近读什么书?

写了什么文章?对中国和世界的局势有什么看法?”幸好罗章龙也学识渊博,能接住毛泽东的话题,俩人在图书馆的院里聊了几个小时,从时事政治、经济形势聊到人文哲学,最后又扩展到宇宙和人生。

其他人对这种事情不感冒,毛泽东和罗章龙却彼此认可,愿意结成管鲍之交,以后经常见面交流学问。只能说,他们的脑子里真有货。毛泽东有位同班同学,正好认识罗章龙,听说他们见面的事,便对罗章龙说:“毛泽东是奇人,也是益友,你和他交朋友是对的。”罗章龙问:“哪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