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六年(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蒋中正在其日记中雪耻一则中记道:「卧薪尝胆,勿助勿忘」,勿忘勿助一语,出于孟子,指以洒脱之心面对大事。
身为抗战最高统帅,面临国都南京沦陷的悲怆,蒋中正又显难勿忘勿助,不到一个星期之前的十二月七日清晨五时三刻,蒋中正才离开了指示防务多日的南京,转赴江西,面对国民政府赖以建立的江浙沪要地一一失守,蒋中正也只能自下决心「对倭(日本)政策惟有抗战到底,此外并无其他办法。」
民国廿三年(1934年)六月,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副领事藏本英明因故欲自杀躲藏日军以此为借口,海军舰艇沿江而上,事件后虽告落幕我国防深受威胁,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为此拟具对敌袭击首都之防御要领。国都南京陷入危局,并非始自当时,早在民国廿三年(1934年)六月间,日本便曾以外交人员藏本英明失踪为理由,威胁海军舰艇由上海沿江而上,威逼南京,按照当时的中日国力,日本完全可以发动一定程度的登陆作战。
因为个人因素匿踪于南京明孝陵的藏本英明,不久被人发现送回,外交危机暂告落幕,但是,日本叫嚣进犯国都的实际威胁,却让国民政府与蒋中正深深警惕,于是当年八月间,便指示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提出了一份「对敌袭击首都之防御要领」,德国顾问认为,必须随时掌握长江当中的敌舰与部队输送动态,完善我方防御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应有无论如何不放弃首都的明确决心,如此一来,南京并非唾手可得。
民国24年(1935年)秋季,国军第一次进行军级大演习,首度大规模进行陆空联合与兵种协同。此后数年当中,国民政府不断加强首都南京防务,除了在其核心与外围阵地,构筑了多层防线,修建工事外;民国廿四年(1935年)秋季,国军首度进行军级大演习,分为东、西两军,东军主力为第八十七师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西军主力为第三十六师及第一混成旅,演习进行大规模陆空联合与步、炮、装、工、通兵种协同,统监部统监、参谋长分由蒋中正与唐生智担任,因此,抗战期间南京战役的最后阶段,委由唐生智指挥,仍有其渊源。
2021-03-05 14:49:48
2021-03-05 08:56:23
2021-03-05 14:21:27
2021-03-05 09:03:47
2021-03-05 09:09:18
2021-03-05 09:14:03
2021-03-04 14:07:28
2021-03-04 14:13:09
2021-03-04 09:08:44
2021-03-03 14:46:20
2021-03-03 10:15:56
2021-03-03 09:29:59
2021-03-03 09:20:07
2021-03-03 09:13:17
2021-03-02 14:08:32
2021-03-02 09:44:11
2021-03-02 10:38:19
2021-03-02 09:17:48
2021-03-02 09:33:16
2021-03-01 14:17:56
2021-03-01 09:11:36
2021-03-01 09:55:58
2021-03-01 09:33:49
2021-03-01 09:59:36
2021-02-28 14: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