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疾风骤雨前的宁静,然而毛泽东心中早已波澜起伏,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极富政治意味的决定:重上井冈山。
故地重游,毛的兴致非常不错,并且赋诗一首: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看似只是一首“感怀+叙志”的游记词,为什么普遍被人认为“富含政治意味”呢?因为井冈山这个地标太过于特殊了,这是中国革命、中国红军“梦开始的地方”。当年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逼宫,毛泽东拍着桌子说:“你们都反对我,我再去井冈山打游击…(你们)把王明、张国焘请回来;力量不够,请美国苏联一块来。”此后十年内,毛总是喜欢把“大不了再上井冈山打游击”挂在嘴上。
知名女性历史学者马社香写过一本书《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这个前奏指的是什么的“前奏”,想必大家看看年份就心里有数。书中记载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故事,但是一斑可窥全豹,这个故事背后就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敌人。
2021-01-25 16:20:36
2021-01-25 15:10:29
2021-01-25 15:17:40
2021-01-25 15:30:46
2021-01-25 10:01:10
2021-01-25 09:43:39
2021-01-25 09:51:13
2021-01-24 12:56:33
2021-01-24 12:26:24
2021-01-24 13:00:09
2021-01-24 12:39:00
2021-01-24 12:43:48
2021-01-23 15:18:30
2021-01-23 15:43:56
2021-01-23 15:34:05
2021-01-23 15:06:29
2021-01-23 15:28:25
2021-01-22 15:18:55
2021-01-22 15:03:08
2021-01-22 15:06:46
2021-01-22 09:24:12
2021-01-22 09:16:58
2021-01-21 15:41:00
2021-01-21 15:34:18
2021-01-21 15: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