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双方打得极为惨烈,日军投入20万人,伤亡4万人;国军投入80万人,伤亡30万人。
从战场的表现看,中国军人是英勇无畏的,在某些局部战场的对抗上,中国军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历史著作、文学作品,越是渲染这种局部细节的壮烈,渲染我们军人的悲壮,就越让人感到悲愤......
因为,仗不是这么打的,仗不是打给别人看的,打仗不是为了“悲壮”,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要么迟滞敌人的进攻,要么消灭其有生力量,要么保存自己的实力,要么保护自己的民众.....打仗,要问问“划不划算”。教员有句话,叫做“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场战役的总指挥者,但凡果断一点、理智一点、拥有一点点现代战争的意识和大局观,我们这些优秀的军人、这些视死如归的爱国者,不至于流这么多血。
打仗这种事,你要么就坚决战,要么就坚决撤,战又犹豫,撤又犹豫,这就是把将士们往火坑里推。上海的地形狭窄,根本不适合重兵集结展开,搞大规模阵地战,这不是把血肉之躯都往舰炮下送吗?老蒋想的很好,觉得淞沪地区水网密集,不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突袭.....但是就这么点弹丸之地,人家炮火怎么都够得着的啊。
2021-02-27 11:59:18
2021-02-27 11:32:26
2021-02-27 11:36:41
2021-02-27 11:44:37
2021-02-27 11:55:44
2021-02-26 14:35:09
2021-02-26 09:06:26
2021-02-26 10:49:48
2021-02-26 08:51:44
2021-02-26 09:31:27
2021-02-26 08:58:38
2021-02-25 15:53:05
2021-02-25 09:18:21
2021-02-25 09:43:18
2021-02-24 15:36:17
2021-02-24 15:31:09
2021-02-24 09:26:58
2021-02-24 10:39:13
2021-02-24 09:37:41
2021-02-24 09:16:04
2021-02-24 09:21:40
2021-02-23 15:12:30
2021-02-23 11:28:40
2021-02-23 11:28:09
2021-02-23 09: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