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走近周恩来》,权延赤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9月
一位日本人看过我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对我说:中国在半个多世纪里是属于“神圣”的,这个神是毛泽东,这个圣是周恩来。
他的目光分明是问:你把毛泽东请下了神坛,是否打算把周恩来请下圣坛?
所谓请下“坛”,其实就是他们回到人间,回到尘世;不但可敬,而且可亲。他们的伟大、高尚、英明,绝非可望而不可即。他们生前不曾须臾离开人民,他们死后,精神融于民众,决不该成为人民顶礼膜拜的偶像。
比如,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禅让”是受到最高赞誉的大公无私的圣人之举;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也没有几个敢称圣人。
于是,便有许多人联想到周恩来,或明确或含蓄地讲:周恩来不当一把手(帅),不当二把手(接班人),甘当三把手,这是伟大的谦虚。
这些人可以列举许多实例,比如遵义会议。说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周恩来在党内的名望和职务都高于毛泽东,他用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威望支持毛泽东,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自己甘愿做他的助手,这种谦让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我的观点不同。周恩来无疑是谦虚的,这表现在他的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表现在他的民主作风,勤于听取群众意见;表现在他总是乐于自我批评,等等,而不是表现在不当一把手,也不当二把手。
2021-01-17 10:32:32
2021-01-17 11:27:35
2021-01-17 10:00:05
2021-01-17 10:42:00
2021-01-17 10:46:20
2021-01-16 14:36:34
2021-01-16 14:28:00
2021-01-16 14:31:59
2021-01-16 14:23:44
2021-01-16 14:20:30
2021-01-15 15:17:48
2021-01-15 15:20:48
2021-01-15 15:12:19
2021-01-15 09:13:33
2021-01-15 09:24:17
2021-01-14 13:18:48
2021-01-14 14:39:46
2021-01-14 14:34:04
2021-01-14 14:28:35
2021-01-14 11:07:53
2021-01-13 15:49:27
2021-01-13 10:09:55
2021-01-12 18:32:03
2021-01-12 16:43:26
2021-01-11 17: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