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党内“二把手”刘少奇不是毛泽东指定接班人?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成为中共领导核心后,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检验,得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的判断,得到党内高级干部的一致认可。特别是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以前白区工作上的“左”倾错误的尖锐批评,和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强调独立自主、反驳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刘少奇从此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他几乎参与了党中央的所有重大决策,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代理主席职务,在中央工作分为一线二线后主持一线工作。但不能因此认定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1961年毛泽东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应更多地是出于外交策略考虑。

一、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选择了刘少奇

1943年3月20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中共组织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共领导核心层作出重大调整:作为日常工作决策机构的中央书记处由原来的七人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几经变化。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设立书记处,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为书记处书记;遵义会议增加毛泽东、王稼祥为书记;1937年12月会议又增加王明、康生、陈云为书记。1941年8月27日政治局会议决定,七大前不改变中央书记处的组织,以住在杨家岭的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王稼祥、任弼时、张闻天、王明、陈云、何凯丰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参见《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缩减至三人,即由毛泽东、刘少奇和任弼时组成。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刘少奇、任弼时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同时,毛泽东、刘少奇分别担任政治局新成立的两个办事机构中央宣传委员会和中央组织委员会的书记。刘少奇还参加军委工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