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漫话 > 正文

1948年初,粟裕为何拒绝下江南支援刘邓?

会后,毛泽东单请粟裕吃饭。告诉粟裕:中央已决定,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华野由粟裕负责。对此,粟裕很感意外,忙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中央已经决定了,不能朝令夕改啊!”

不久的淮海战役,歼敌55.5万余人,这无疑是对粟裕建策的有力佐证。

在开国将帅中,粟裕的大名无人不知,其战术之奇、战功之高,怎么说都不为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无敌的第一大将,去世时却仍然是“戴罪之身”,直到10年后才正式平反。

1984年粟裕去世后,在中央军委发布的悼词中,对粟裕是这样评价的:“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

粟裕的评价也不低,但谭政、黄克诚等,评语都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而粟裕,缺少“忠诚”的评语。

要知道,中央军委对这些大人物的悼词,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每一个字都有着特殊的含义,马虎不得。

在粟裕去世一年后,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黄桥决战》,这次战役是陈毅和粟裕联合指挥的,具体的军事指挥一般都交给粟裕,所以黄桥战役也可以说是粟裕的代表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