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党魁,教士,普通侨民
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俄国人来华定居,当时称斡罗思人。到了清朝,由于战争,更多俄国俘虏在华定居,他们被称做“阿尔巴津人”。1897年,随着中东铁路开工修建,俄国人纷至沓来。有统计称,到1912年,在哈尔滨一地居住的俄国居民就达43091人。1917年十月革命后,大批旧俄贵族、企业家、白军将领以及职员、医生等流亡世界各地,其中不少人来到中国。1922年,黑龙江省的俄国居民已达到20万。
[1934年,罗扎耶夫斯基(前排左二)在哈尔滨出席俄罗斯法西斯党宴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次年2月日军侵入哈尔滨,3月1日,日本策划、扶植伪满洲国,溥仪为“执政”,俄奸由此产生。沦为俄奸的俄侨居民有几大类:有原俄国将军及其他军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早在日军入侵哈尔滨之初就对日人表现出热忱欢迎的态度;有对新生苏维埃政权不满和恐惧者,比如俄法西斯党领袖康·弗·罗扎耶夫斯基;有遭受新生政权镇压的宗教界人士;有原先在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企业和护路队效力的俄国居民及其子女。
他们为日本人卖命,不少人是因生活所迫。1932年10月2日公布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谈及客居中国东北地区的俄国人时称:“此等居民其生活之苦无以复加,吾人自无怪其欲欢迎日人,以期在新政之下得以改进彼等之生活也。”不过,也有不少人听信日本人的宣传,并真心指望日本人帮助他们推翻苏维埃政权。英国学者琼斯在《1931年以后的中国东北》一书中称:日本人在俄国居民中间进行的宣传,居然使白俄“相信日本人在东北的统治将终止他们所忍受的压迫,而总有一天日本将会帮助他们推翻苏联政权本身并在俄国恢复君主政体以及正统宗教。”
宣传,渗透,暗杀,收集情报
如同对待中国人的“以华制华”策略,日本人对俄侨“以俄制俄”。1934年底,“满洲国俄国侨民事务局”成立。该局成立的目的是“向居住在满洲国境内的俄国侨民提供法律、精神、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帮助”,担任领导职务的多为与苏维埃政权不共戴天的白俄军官。“满洲国俄国侨民事务局”有1个办公室和5个处,其中,三处又称“间谍和反间谍处”,同驻哈尔滨的日本军事使团有着密切合作关系;文化教育处则比较重视对俄侨中小学生进行忠诚于伪满和日本的教育。
另一个效力于日满当局的俄侨组织是协和会俄侨分会。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写于1954年7月15日的供词中称:“伪满协和会,这是次于伪满(政权)的和伪满(政权)表里一体的,为日寇奴役统治人民的第二架主要工具。因此日寇关东军司令官当该会名誉总裁,我在伪执政时代也当名誉总裁”。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在替日本人效力,那就是俄国神职人员。伪满洲国成立后,俄东正教会投靠了日本人,每当教会做弥撒时,都要为“日本天皇陛下的健康幸福和大日本帝国的繁荣”祈祷。1934年,哈尔滨东正教会创办圣弗拉基米尔学院,担任学院顾问的是关东军宪兵队特高课特务中村幸一。
2024-11-05 09:49:44
2024-11-05 09:45:15
2024-11-01 09:44:02
2024-11-01 09:40:43
2024-10-31 10:17:45
2024-10-30 11:30:00
2024-10-30 11:11:33
2024-10-29 10:10:42
2024-10-28 09:26:55
2024-10-28 09:23:04